景觀美學
- 更新日期:
- 瀏覽人次:29
導入景觀美學
為改善過往農村再生工程多以單點介入、導致社區風貌零散的問題,本次計畫以整體景觀規劃的思維重新統整地景結構,從「上而下、區域到社區、整體到節點」的層級出發,運用景觀手法縫合聚落、田園與堤頂道路間的空間關係,形塑連續且可閱讀的農村景觀帶。並結合「農村好行」與人本交通理念,導入長者友善步行環境、低碳接駁系統與在地材料應用,逐步推動兼具美學與實用的生活空間,最終以地景串聯農業、文化與旅遊,描繪出花東地區慢生活、可永續的未來農村樣貌。
農村社區整體規劃
本計畫由上而下整合國土計畫、農村再生與區域亮點等政策脈絡,分析社區於整體發展體系中的角色與定位;再透過耆老訪談、現地踏查與地方企業訪談,逐步釐清社區的產業結構與人文脈絡,掌握其發展動能與空間特質。最終以景觀規劃視野出發,綜合使用者需求、環境永續理念與低維護原則,形塑兼具地方記憶與生活品質的社區整體風貌,展現農村空間的韌性與長遠價值。
活化社區閒置場域
改善現有節點
從核心節點擴散能量
為逐步且有效營造社區整體風貌,本計畫依循農村再生之脈絡與執行經驗,優先針對現有核心節點進行環境強化與體驗優化,藉由改善空間品質、回應使用需求,形塑具辨識度之示範據點,進而凝聚社區共識與發展目標。同時,採取分年分期之推動策略,逐步延伸至其他具潛力節點,透過階段性擴散的營造方式,穩健建立社區整體風貌之連續性與完整性。
社區食農教育體驗區 規劃圖
「祖靈的足跡」文化空間再營造 規劃模擬圖